网站首页 > 健康生活> 文章内容

梵宫“渡劫”再结缘 陆光正大师修复无锡灵山梵宫纪事

※发布时间:2018/4/9 4:08:59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看着梵宫每扇重达600公斤、由东阳木雕艺人精制而成的梵宫大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雕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陆光正感慨万千:谁也没料到,去年11月份,此门中的梵宫会经历!修复后的梵宫虽美丽如斯,但已是一样风景两般境。

  2016年11月8日晚10点半左右,火灾突袭灵山梵宫。次日,接到消息的陆光正赶赴无锡,共商对策。一上,梵宫瑰丽、恢宏的内景,不断在他心头回闪。

  对陆光正来说,灵山梵宫是他木雕艺术生涯中意义最重大的工程,这不仅因为它是东阳木雕有史以来单体面积最大的装饰工程,更因为它改变了人们对东阳木雕“雕虫小技”的印象,为东阳木雕在大型现代建筑空间的应用作了大量创新性的探索。尤其2008年3月世界佛教大会在梵宫召开,极大地提振了东阳木雕声誉,助力这项古老的传统工艺走出了低谷。

  因为当时正在清理现场,陆光正未能进入梵宫。经过商议,景区投资方决定原样恢复梵宫,木雕装饰部分依然由陆光正负责。“确定修缮方案后,我们找出当年的图纸,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逐项优化。”陆光正说,这些年来,他几乎每年都要去梵宫,既为朝圣也为,“当年因为技术和材料受限,有些细节未能尽如人意,所以每次去梵宫,我都想完善。”

  2017年5月,陆光正带领施工人员进入梵宫。面对那些受损的、他曾经耗费巨大心血的场景,陆光正几乎涕泪纵横。如今,所有这些都成了他和工人们“人海战术”加民间智慧的遗存!

  但是,陆光正很快从琉璃脆碎的伤痛中走出并平定了情绪。根据合同要求,梵宫将于11月恢复,留给他们的施工时间只有5个多月;而当年梵宫装饰施工用了11个月!这么短的时间,能完成这么大的工程量吗?工人们表示难度太大,工程甲方也是将信将疑。

  “梵宫是我这一生最得意的作品。它既是佛教建筑,更是工艺美术综合体,假以时日它必将是世界人类文化遗产。”陆光正坚毅地告诉大家,“只要能修复梵宫,付出任何代价都在所不惜,一定要如期高质完成项目!”

  陆光正创作室派往梵宫的施工负责人陈秀全,曾于2007年全程参与梵宫木雕装饰施工。“陆大师隔三岔五就要坐4个小时的车赶到梵宫,攀上高高的脚手架,亲自查看施工质量。”陈秀全说,雕件悬空安装的部位最低处离地面约20米,一般人站上去往下看都容易眩晕,年已七旬的陆光正却站在脚手架上细细,与施工人员交流沟通,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主要部件安装完成,他还要回到地面检查效果,发现不合要求之处就调整,有时候还亲自操刀修改。这种不畏艰苦、精益求精的态度,极大地感染了员工们,施工最紧张的3个多月里,他们每天工作13个小时。

  “这次的木雕构件我总体上比较满意,比当年的要精致美观。”陆光正说,梵宫木雕构件体量巨大,技法以高浮雕、深浮雕、圆雕为主,70%以上用手工雕刻。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木雕专业的学生也参与雕刻,对大型构件的造型与层次拿捏比较到位。“当年装修梵宫时,很多木雕的造型比例和层次区分只能靠经验和计算论证,个别木雕安装上去之后才发现不够理想。这次重新作了调整,看上去更加自然和谐。”陆光正说,传统建筑装潢视距不过三五米,视角多在45度以内;梵宫则大不同,大厅南北深92米,东西阔35米,主体图像大多集中在二三十米以上高空。在这样超大的空间里,不是距离太远看不清,就是仰角太大导致图像变形。所以,不同的高度采用不同的雕刻技法,对图像的比例进行变形处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缺乏参照,根据计算论证出的比例还是不能完美。此次修缮重新调整比例,尤其是大量的狮子图案,由于体态各异,比例很难掌握,此次解决了这个问题。

  “塔厅其实并未过火,但为了安全美观起见,景区还是决定重新装修塔厅。”陈秀全介绍,穹顶结构是东阳俗称的“鸡笼结顶”,离地面20米处往上全部是斗栱,共有6层。所有斗栱用机器助力手工制作,尺寸更加精准,咬合更加紧密,结顶时采用了陆家军团独创的紧固技术。最大的改进之处在于每两层之间增设了“马道”,所有管道都隐藏于“马道”内。“马道高近两米,外观上参考了东阳传统民居的走马廊,做得很隐蔽。”陆光正说,有了这层“马道”,一旦发生火情,系统就会自动快速报警,切断所有电源并自动寻找火源。

  科技与传统的结合,让陆光正再次感东阳木雕的发展需要跨界融合。“没有科技助力,东阳木雕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就会受到。”他兴奋地比划着,“塔厅26米高处的迦陵频伽鸟,一个就重1300多斤,翼展达6米。由于空间和技术受限,吊机没法用,全部是人力抬上去的。”那一年,陆光正几乎没睡过安稳觉,整天思考的是“如何把这些大家伙拿上去装起来”“怎么施工中不出安全事故”。“现在,钢构技术、吊装技术都改进了,我们只用了35人就在5个多月内完成了施工,很安全,效果很好!”他特别强调,这次固定木雕构件采用了最新型的钢构,尺寸型号都大不相同,悬挑的也有细微变化,木雕构件必须相应调整,最佳视觉效果。同时,由于技术改进,许多木雕由分散改为整块。像塔厅穹顶的冬瓜梁连榫头共长12米,中间花板长6米、宽1米。因为当时钢构龙骨承托力有限,如果采用大型独板雕刻,就会导致日后下沉从而“撕裂”,为此不得不化整为零,用多块木雕拼装,拼接处预留伸缩缝以同色木条嵌入,以减轻钢构的压力。现在因为用了新型钢构,承托力大为增强,了花板可以独板雕刻而且不会开裂翘曲,同时实现了用榫卯工艺组装梁架结构。“使用榫卯工艺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利用这种结构的自体弹性,防震、防裂。”陈秀全说,这是此次梵宫修缮最大的技术亮点,榫卯工艺与现代钢构技术结合,既美观又安全,还能防止木雕构件下沉引发整组榀架松动而漏水,可以有效防水。“整个修缮过程中,我们利用仪器边安装边检测,可以说做到了200%的防范安全。”陆光正创作室办公室主任徐志鹰说,此举还大大地节省了工时。

  “梵宫修缮中使用的技术很多是创新性的,这是陆光正大师这些年不断探索总结的。”陈秀全说,梵宫之后,陆光正又承建了多项大型工程,虽然规模与档次难与梵宫比肩,但一次比一次接近完美。而梵宫再次刷新了东阳木雕现代建筑装饰的纪录,“凭借梵宫所积累的技术,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东阳木雕已经能征服国内几乎所有的大型现代建筑,极少有无法破解的技术难题。”

  “木与火是无法相容的两极,木与水也是相克难亲的关系。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探索木雕的防火、防水两题。”穷极一生,陆光正通过独创“多层叠雕”技法,解决了大型木雕的开裂难题;此次又通过梵宫,创新了木雕的水火防灾技术。

  而在陆光正看来,任何传统工艺都应该忠于创新。正是创新,让灵山梵宫拥有“美丽的皮囊”,让无数人与梵宫的相遇“始于颜值”。而在他们了解到陆光正与梵宫的后,又陷于这位中国木雕界泰斗的才华,情不自禁地探寻梵宫深处“丰富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