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无锡教育> 文章内容

无锡市江南中学

※发布时间:2019-11-15 12:50:5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详情

  无锡市江南中学系一所公办初级中学,直属市学校管理中心管理。学校创办于1930年,至今已拥有89年办学历史。目前共有通扬、阳光两个分校,通扬有初一初二初三共50个班级,在校学生3300余名,教职工270多名。多年来,学校遵循德育为先、教学为重、育人为本的办学思,依校、以质立校。学校的管理人员、团结协作、规范运作。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致力于打造名师群体。学校教职员工事业心强,有爱心、富有责任感,是一所无锡市乃至江苏省都极具影响力的初中!学校办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质量得到了稳步的提高,赢得较好的社会反响。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获得省德育先进学校、省优秀家长学校、市文明单位、市常规管理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江南中学创办于1930年,迄今已有80余的办学历史,是一所在无锡市乃是省内享有极高声誉的公办初中校。至今已拥有84年办学历史。目前共有通扬、阳光两个分校,通扬有初一初二初三共50个班级,在校学生3300余名,教职工270多名。

  根据市属教育布局的调整,学校设有通扬、阳光两个校区,3500名在校学生,70个教学班,在编教职工约270人。江苏省无锡市江南中学,多年来,学校的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学校的教育质量连续保持优秀,学校在社会上产生了很高的知名度,获得了诸多项省级和市级人民及教育管理部门颁发的荣誉称号。

  每年到暑假左右本学校都会举行个活动让初一新生体验中学生活,让那些同学在这三年级内更好发挥,这个活动就是军训,一般新生军训的日期是8月26日到28日的上午。

  3.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部委级重点课题《活动课程与中小学科学素质提高》省分课题组优秀实验学校

  4.十四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江苏地区)金钥匙科技竞赛先进学校

  7.在市新特高杯运动会上获得男女团体冠军、优秀组织管理、优秀演出

  江南中学始终全面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端正办学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成效显著。自1992年被列为无锡市素质教育首批试点学校以来,“五全三步”的做法,即师生全员参与,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方位地进行素质教育并使之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提高认识、采取措施、注重实效三步走。学校办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质量得到了稳步的提高,赢得较好的社会反响。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获得省德育先进学校、省优秀家长学校、市文明单位、市常规管理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依校,模范的执行有关教育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有关。学校把学习、宣传、贯彻《教育法》、《教》、《义务教育法》作为工作主线,每月利用学习时间,组织教职工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并予以专项考查,克服执行教育法规中的随意性。在校学生巩固率始终保持100%,师生违法犯罪率一直保持0的纪录。

  学校有一支习、讲、讲正气、、团结协作、群众信得过、具有创新的领导班子。重大问题集体研究、集体决策。实施办学,依靠教工群策群力。学校具有优秀一支团结协作、奉献、兢兢业业、致力于教书育人的师资队伍,他们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业绩显著,一批教师成为国家、省、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及学科带头人。“精而博、严而爱、细而活”的校风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堪称一流。

  学校德育工作扎实有效。做到管理系统化、工作制、教育经常化、形式多样化。德育网络健全,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本的德育教育常抓不懈;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主线的“十字教育”初见成效;以家长学校为窗口的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合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突破口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江南中学创造良好的社会声誉。江南中学素以学风正闻名锡城。“立志进取、爱友、勤学善思、主动活泼”在江南学子中蔚然成风;“今天我以江南为荣,明天江南以我为荣”已成为江南学子共同的。

  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鲜明的确立质量管理的目标,不断丰富课堂教学策略。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和《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实施意见》的要求深入进行教育教学。积极参与课程,务求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向45分钟要效益,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连续十年中考的四率均名列全市前茅。以教促研,教学科研成绩突出。为积极探索初中办学的模式,交流教育教学经验,由江南中学牵头,与无锡市教研中心联合,会同市区22所初中成立了初中教学研究活动中心,并组织出版了《初中教学研究》,及时报道反馈教学一线的教改动态,交流课改的体会。同时,“自主创新性教学研究”等4个课题为国家级课题,3个课题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课题,另有12个为市级课题。多次面向大市开设创育研究课,起好示范作用。

  创现代化学校,育高素质人才。“热爱每一个学生,带好每一个班级,上好每一堂课,让每一个学生在江南中学都享受成功的喜悦。”江南中学的老师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今天的江南中学正以崭新的姿态、旺盛的斗志,迎着新世纪的曙光展翅飞翔。

  义务教育是儿童和少年的全程教育,是基础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的关键是初中教育,它决定着高标准、高质量、均衡化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和高中阶段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公办初中校如何有效提升自己的教育质量,多年来,我们学校对此作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应对的策略主要有以下一些:

  一是不管什么层次的学生,作为教师,你都要教得好。这个好就是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班级管理是这样,学科教学也是这样。学生再差,你没有理由让他更差,否则就是管理无效或教育失效。学生蛮正常或者原本就蛮优秀,作为教师,就应该更好地开发他的潜能,促使他不断成功,这本来就是教育的,教育的价值。

  二是站在上的任何一个教师个体,都应该力争成为本学科教师群体水平的代表,即个体劳动必须体现集体智慧。我们学校办学规模比较大,一个年级的学生有900人左右,教学班通常有16~18个左右。因此要大面积提高办学质量,你就无法把希望只寄托在部分班级中,一定要整体推进,争取质量的最优化和最大化。各班级的管理、各学科的教学都要体现出优质的教学过程和优秀的终端水平,不允许哪个班级哪门学科拖学校整体的后腿,全校上下,务必齐心合力、众志成城,共同打造江南品牌。

  对上述质量目标的内涵,我们在教职工中反复、深入宣讲,已经成为全校共识并正在为现实的积极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效果。

  为确保质量达标,我们学校加强了三大工作机制的建设。一是竞争机制,二是协作机制,三是效率机制。在推行竞争机制方面,我们主要围绕淘汰和励做文章。在人事管理和课职务安排上,我们力争在可行的范围内实行能上能下。质量未能达标的,班主任岗位、毕业班学科教学的岗位不能上,另外工作量要降下来,有的要转学科或者要调离教学一线等等。这几年,我们也加大了励的力度,励的项目主要有:班主任工作、学科竞赛和中考、体育工作、教科研等。由此逐步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在推行协作机制方面,我们学校注重树立团队、整体观念、合作意识。学校的质量管理是个综合的管理。它绝对不只是一个中考的概念,也绝对不只是学科教学的概念,而是渗透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学校的所有管理以及管理中的所有行为都与学校整体的办学质量密切相连,所以我们学校非常注重各方面力量的协调与整合,全方位的营造质量管理的氛围。大到全校中考的终端体现,小到校园地面的卫生保洁,其中都折射出学校质量管理的水平。就是本着这样的质量要求,这几年,学校党委、校长室引领着全校近300名教职工,努力做一个有责任感的江南人,做一个有作为的江南人。在推行效率机制方面,我们在全校重点宣传这样一个:即向家常的课堂教学要质量,在的教学时间出效益。我们把管理重点放到提高45分钟课堂教学的效能上,放到在课堂教学45分钟内就能解决问题或基本解决问题的这样一种水平的教师比例的扩大上。这几年,初中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增无减,在校时间或者在家作业的时间量居高不下,这种状况的产生,当然与现行的升学、应试有关,我们认为也和教师队伍参差不齐的教学水准有关。在我们学校有一种现象在增大:大家越来越崇尚效率观念。被师生认可并赢得尊敬的是不拖课,不占多余时间,完全立足于45分钟课堂教学的这部分教师。我们学校各年级都制定了相应的公约,包括中午课任教师不允许进教室,早外语和语文不上新课,下午努力控制班级静堂的时间,节假日不予补课等,这些,都缘于课堂教学的效率观念。非常可喜的是:在我们学校师资队伍中,用课堂教学45分钟就能解决问题或基本解决问题的人数正在扩大,其中包括校级领导、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等。我们觉得:这个教师群体的出现和扩大,是师资队伍逐步成熟,课堂教学驾驭能力充分提高的表现,常可喜的。我们相信:效率机制的完善会给大面积提高办学质量带来一个新的生长点。

  在非公办体制初中校的挤压下,公办初中校的质量压力很大。初中教师不仅要完成初中课程计划,还要在一定程度上补小学的课。初中与高中不同,高中生经过中考分流,已有一个大概的定位,由此家长对子女升入高校的期望值相对比较,这种在初中则比较缺乏。九年义务教育,所有的学生都是跟班读,直到中考才接受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选拔和分流,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或者说家长对子女选择什么校的初中,其要求都比较高,存在着非的一面,其结果就是对许多公办的初中校不满意,不愿意进入。因此,公办初中校的生源质量就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我们应当承认这个现实,但必须从困惑、从埋怨中出来,应当学会利用学生的差异去改进课堂教学,从差异中发现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有个性化的发展。我们认为:公办初中校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努力地开发学生的差异资源,使其成为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一种途径。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就必须积极地探索和运用课堂教学的策略,使学生差异资源的开发成为可能。在这方面,我们采取的做法有:

  一是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必须实施有差异的教学。我们学校通常采用提优、提高、补差三种类型来分层次地组织教学。提优的比例约20%,补差约30%,提高约50%。提优是打统仗,在年级里集中进行,选择部分把关教师负责,提高是以学生自学为主,由教师给予指导,补差实行承包责任制,由原教学班教师一包到底,分层次滚动进行。目的是让各种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

  二是加强针对性教学,个别化帮助。重点是加强补差工作,我们要求各科教师尤其要关注那些可能要失败的学生,更多的给予其具体帮助,使其多年形成的差异和消极性有所化解,让星星之火慢慢燎原。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考出最好的成绩,并能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跨入高一级的学校继续学习,我们觉得:能让学生振奋,重塑学习的,保持健康的心态,这种教育应该是成功的教育。

  三是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它的作用比一般的、简单的惩罚要大得多。所以,我们反复要求: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学生的人格,让和变相远离课堂,远离校园。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们重视来自学生的反馈意见,定期召开学生代表的座谈会,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有关意见和,并在组织课堂教学中予以调整和改善,以促进师生之间更好地配合和合作。

  四是重视发挥优秀学生的作用,使其成为学校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学校每年都要定期表彰一批优秀学生标兵,这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所接受到的最高规格的赏。至今为止已举办了七届表彰活动。学校大张旗鼓地宣传优秀学生的事迹,举行全校师生大会予以隆重地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和金,并请社区、家长代表共同参加表彰大会,用身边的优秀典型来教育激励全校学生努力成为合格的乃至优秀的初中生。

  大面积提高办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是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学校最重要的工作或者说校长最主要的职责就在于抓好师资队伍的管理和培养。

  一般的公办初中校,在师资队伍的管理方面,第一你不可能依靠重金聘请,第二相对于高中而言,初中校的层次无法对优秀的师院毕业生产生吸引力,第三因为外面的世界太精彩,所以队伍不稳定的可能性经常会发生。因此,要办好公办的初中校,要抓好师资队伍的建设,只有面对现有的师资实际,以人为本的思想,立足于开发每个教师的潜能,为他们提供表演的舞台和发展的平台,全方位地予以尊重、激励和关心。在这方面,我们学校努力从事业发展,从人际感情,从生活待遇等方面入手,既做好稳定凝聚的工作,也做好提高发展的工作。在我们学校,已形成了一个勤奋的、积极的、有作为的教杨得志之子南阳事件师群体,我们的做法有:

  一是让名师成为立校之本。学校的品牌形象必须依靠一批品牌教师来树立,前几年,我们本想通过评比来正式确定一批校级名师,但经过深入思考,感到名师的产生不能简单地通过评比来操作,一搞评比就要排出条件,一有条件就要面面俱到,缺一不可,这样,操作上就会尴尬,事实上名师是自然形成的。我们学校就把工作重点转向为质量优秀的教师尽可能多地创造一些条件。在行政管理方面,在教学把关方面,在指导青年教师方面,在教科研方面,在班级带班方面等等,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学校的品牌教师,令人高兴的是,在我们学校,已经或正在涌现出这样一批教师,并且在校内外产生了一定的知名度。

  二是让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人。我们在办学过程中,力求办学,实行校务公开,特别是把尊重人放在第一的上,努力做到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人格上尊重,学校的重大情况及时在全校通报,教师的合理需求尽量给予满足,学校尽可能多的为教师提供服务,除了必要的刚性管理以外,学校最大限度的实施柔性管理,管理,我们感到:和谐比约束更为有效。

  三是必须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这几年,教师队伍更替加速,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例已超过50%,因此,要大面积提高质量,必须大面积培养青年教师,我们认为:青年教师成才的岗位就在课堂,就在身边,既要立足于自身,又要着眼于学生,这是青年教师的成才之。这几年,我们学校不断完善青蓝工程的实施方案,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创造条件推动青年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特别是在教师课职务的安排上,注重安排或让青年教师选择最能发挥自己长处和潜能的岗位,同时在管理评价方面,对青年教师更多地给予发展性评价,注意青年教师的自尊,以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为目的。

  以上是我们学校在面向全体学生,力争大面积提高办学质量方面的一些管理行为,我们将继续努力,走教育内涵发展道的战略,不断丰富管理策略,持续提升质量品位,争取为社会贡献出更加优质的办学。

  1956年9月至62年7月无锡市第七中学读初中、高中。1992-1994年被评为无锡市优秀企业家1993年被评为江苏省十大杰出职工。1991-1993年度无锡市劳动模范。1993年当选为江苏省第八届代表。1994年被无锡市优秀、当选为江苏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1997年被评为全国、省优秀员和全国劳动模范。1999年9月27日赴京参加国庆50周年观礼活动、荣获“全国10名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事业的优秀领导干部”称号。

  江苏无锡人,大学文化,1951年8月参加工作,1956年春,历任学校教育、党的宣传理论工作,副局级职级,副高级职称。《吴文化研究三题》入选《中国当代学术论文精选》,个人入编《中国百科学者传略》大型辞典。现为中国先秦史学会,江苏省社科院吴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无锡吴学研究所研究员,吴文化研究促进会副会长,《泰伯之光》刊特约记者。

  1948年母校高中毕业, 1948年9月考入上海国立交通大学学习,52年毕业后在中国纺织大学任助教、、副教授、教授等职,退休后定居美国。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曾发表论文近30篇,任高等学校统编教材“纺织厂空气调节”主编。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和纺织部科技进步二等等多项状及纺织部教育系统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 。

  1947年在江南中学初中毕业,1950年参加,历任上海黄浦所长,无锡市崇安副局长,无锡电影厂副厂长,无锡中级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经济审判庭庭长(局级),江苏省会行研究会干事,无锡行研究会常务副总干事.现为江苏省无锡梁溪律师事务所律师,无锡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无锡中级法院离退休党支部。

  

关键词:无锡市教育